■全媒体教育记者 阮瑞祺 冯婉露 刘师羽
打不能打,骂不能骂,管不敢管,“熊孩子”成了不少老师的难题?前不久,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将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
近年来,教育惩戒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如今,教育惩戒权回归,教师如何用好?家长如何看待又该怎样理性参与?学校又该怎样应对?让我们听听黄石的老师、家长怎么说吧。
哪些行为可以惩戒?
教育部在前期广泛调研、公开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规则》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作出规定,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旨在把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地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此次颁布的《规则》对需要被惩戒的情形作出了明确说明。《规则》第七条要求,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确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一)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从教育、管理的;(二)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三)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四)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的;(五)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六)其他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学生实施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学校、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实施教育惩戒,加强管教;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能用什么方式惩戒?
既然明确了惩戒范围,那么,什么形式的惩戒是合理的呢?
《规则》表示,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对违规违纪情节较为轻微的学生,可以当场实施以下教育惩戒:(一)点名批评;(二)责令赔礼道歉、作口头或者书面检讨;(三)适当增加额外的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四)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五)课后教导;(六)学校校规校纪或者班规、班级公约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教师对学生实施这些措施后,可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家长。
而对于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的,学校可以实施以下教育惩戒,并应当事先告知家长:(一)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二)由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予以训诫;(三)安排专门的课程或者教育场所,由社会工作者或者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行为干预。
对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经多次教育惩戒仍不改正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者留校察看的纪律处分。对高中阶段学生,还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纪律处分。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学校可以按照法定程序,配合家长、有关部门将其转入专门学校教育矫治。
家长的态度如何?
连日来,记者还采访了多名学生家长,大部分家长对该规则表示支持。
张先生的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儿子念小学四年级,平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对孩子比较宠溺。”张先生说,他希望学校的老师能够多管教孩子,老师管理时严厉一些完全没问题。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如今教育惩戒有章可循无疑是一件好事。该规则在明确老师教育惩戒行为范围的同时也保障了老师的教育权利。”在家长孟先生看来,适当的教育惩戒必不可少,孩子在成才前需先“成人”,要拥有是非观和敢于承担犯错后果的勇气。
孟先生说,《规则》出台后,学校和教师明确他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能做什么,面对家长的质疑能够有明文规定予以回应,而家长能够以该规定对标教师做法,少一些过度保护,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
家长林女士表示,没有惩戒权的教育等于没有教育,孩子犯了错,必须要给予他适当的惩罚,他才能深刻认识并改正错误。她说,在惩戒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惩戒得有度、惩戒得有爱,惩戒不是体罚不是伤害,而是正确传达老师对学生的爱和期望,同时,引起学生对错误的反思。
当然,也有家长建议,学校要建立工作机制,让老师的惩戒公开透明。
《规则》出台老师怎么看?
当学生犯错时,老师如何教育?记者采访中,多数一线老师表示,以说服教育为主,偶尔会让学生罚站一会,或者请家长。还有小学教师表示,学生作业没完成时,老师别无他法,只能一直追着学生要。不少老师认为,说服教育对于听话的学生管用,但对于调皮的学生收效甚微,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只能干着急。
团城山小学德育主任张俐说,教育惩戒是完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未成年人人格健康和谐发展。过去,学生犯错后有些教师不敢管,怕惹麻烦,《规则》出台以后,学校可以先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让教师对行使教育惩戒权有精准的理解和把握,从客观实际出发,对犯错学生作出相应的批评或惩戒,有利于强化教育效果。
张俐指出,惩戒应以爱为前提,惩戒是为了让学生变得更好。每位老师都应该做“手持戒尺、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人民教师。
该校平时是如何做的?张俐介绍,学校组建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让家长以志愿者的形式主动协助学校实施惩戒教育。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定期开放,并购买了一些管理情绪的设备,让学生不良的情绪得到及时的释放。另外,德育处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开“罚单”,让学生通过做好事来将功补过。
沿湖路小学副校长刘欢说,教育惩戒规则的颁布与实施,使学校、老师对违纪违规学生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促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重要举措。既巩固了学校、老师的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也明确划定了教师行为“红线”。另一方面,刘欢说,目前《规则》在内容形式和落实措施上,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除此之外,刘欢认为,教育惩戒规则的实施不可忽视对家长、家庭的教育培训,在社会各级层面上需要统一思想和明确职责。教育惩戒比知识传授更需要教师智慧和经验的积累,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刘欢建议,各个学校可以在《规则》的基础上探索更多符合现代儿童青少年心智特点的奖惩办法,如以“签订盟约”的方式,从多方面达到惩戒目的,促进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