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作为传统重工业城市,加上地理位置的限制,对农业特别是特色农业的发展一直缺少系统性规划,缺乏系统引导,整体存在着点多、面少等散乱状态,需要引导和变革。市政协委员胡军提议,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深加工产业,助推黄石特色农业大变革。近日,记者随市政协提案委一行来到黄石(阳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对相关提案追踪督办。
成立特色农业研究中心
园区核心区位于阳新县富河流域中游,涵盖军垦农场、荆头山农场、北煞湖农场和综合农场,占地6.5万亩。该园区于2015年12月获批创建,2019年10月,科技部对第七批共8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验收结果进行公示,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列第15名,顺利通过验收。
园区按“一区四园”(科技服务区、农业科技创新园、农产品加工园、健康产业园、配套功能服务园)为重点进行布局建设,并配套建设九大功能中心。园区科技发展办公室主任杨银文介绍,“目前已经建成以粮油、果蔬、苗木、畜禽、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新模式。”
跟随园区相关负责人,记者来到园区糯米粉加工车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工人们正在对糯米粉进行装袋,车间负责人陈丙云介绍,目前的日产量为60吨。糯米粉主要销往广东、江浙、江西一带。
在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爱媛28杂柑基地,记者看到,循环交叉的道路直通田间地头,成片的柑橘树郁郁葱葱,长势良好,周围的基础设施齐全,空气中弥漫着柑橘的香甜。“目前,爱媛28已经丰产,总共500亩,亩产5000斤,市面上的价格为15元一斤。周末的时候,有很多人开车过来采摘。目前已经接了两万多斤的订单。”湖北爱媛二八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付宝贵说。
付宝贵拿着新培育的葡萄柚高兴地向记者介绍。“它皮薄、水分多、含糖高,吃了降三高,不上火。”
说起自己的“得意之作”爱媛29,付宝贵侃侃而谈。“它的果型好,香气浓,才挂果表现就很好,经济效益也好,市场上能卖到30元一斤,”付宝贵指着基地的大棚告诉记者,“这些大棚里种的都是爱媛29,盖大棚成本比较高,但是我对它充满了信心,明年准备发展200亩,争取取得更好的效益,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推进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
考虑到原浆果汁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保质期非常短,胡军委员在提案中写道,原浆果汁对于销售渠道要求比较高,一方面需要有冷藏设施,另一方面能快速走量。这些渠道目前在黄石是比较分散的,而且企业也非常难以掌控和协调。他提议,组织协调相关协会,推动扶持特色农业深加工产品的销售渠道建设。
“为加快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我市积极申报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1个(阳新县),目前项目建设正逐步推进。整体规划200亩,一期项目准备建50亩,预计明年5月完工。”杨银文介绍。
记者跟随他来到阳新县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项目仓储冷链物流中心工程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忙碌地作业。“明年全县中小学生的营养餐都将在这里加工。希望建成以后,能面向国内、国外更大的市场。”杨银文说。针对提案中的建议,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还将搭建农业技术创新平台,促进农业深加工发展,推进科技下乡,服务乡村振兴,选派一批农业科技特派员,开展农业科学技术指导服务,推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为我市农业深加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东楚晚报记者 万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