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高速发展的媒介环境下,叠加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疫情和舆情互相影响、交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面对各路媒体“长枪短炮”的密集采访,网友7×24小时的直播围观,一些领导干部“慌了神”。在这个舆论场上,我们曾经出现过一问三不知主任、不断翻车的新闻发布会现场、红会黑洞等舆情。在全媒体时代如何回应社会关切、稳定社会情绪、增强群众信心,考验着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新时代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我们要准确把握好三点:
认清舆论形势,把握新趋势
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以5G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通讯技术,则加速了全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人人都有麦克风、摄像机、直播车。信息细节会被无限放大,沉浸感、现场感和代入感会更加强烈,很多新闻迅速成为热点。舆情事件从萌芽到发酵再到全面爆发,时间将被大幅度压缩,“碎片化”的信息传播,伴随着不断反转的舆论走向。传统的舆情处置手段,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简单粗暴的“删堵封”将面临“失灵”的风险。同时,首次官方权威发布信息的准备时间窗口越来越小,黄金回应时间越来越短。多年前,舆论的黄金引导时期是3天,后来是6小时,现在5G时代45分钟,乃至随时随地。领导干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就必须要置身于这个新的媒体时代,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善用善待媒体,主动发声、准确发声
领导干部本身就是媒介报道的语料、公众关注的焦点,天生带流量、自动有关注,与媒体打交道是无法拒绝且必须获胜的“邀请赛”。全媒体时代做好舆论引导,除了要及时准确将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通过媒体加以宣传,发布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还要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舆情,及时告知事件真相,回应群众关切。不主动给媒体“喂料”,大众不能从有效渠道获得真实和全面的信息,自然会转向非正常渠道的信息来源,流言和谣言也就容易滋生和蔓延,引发次生危机事件。这就必须要充分借助媒介力量,与媒共舞。特别是要发挥好融媒体矩阵的先锋作用,自己说、主动说、及时说、如实说,齐心协力化解矛盾、消除疑虑、安抚人心,通过媒体影响受众、引导受众,通过必要的新闻发布、现场直播、精准的现实举措等,积极回应、真诚沟通,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避免因为权威信息公开的缺位而造成对政府、领导和媒介公信力的质疑。
以人民为中心,走好网络群众路线
5G全媒体时代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不仅包括传统的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还包括领导干部用网上网的能力、网上联系群众、处置网络舆情的能力。这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要必须完成的功课。如果一厢情愿地把自己隔绝在互联网之外,不敢面对网络、不会运用网络,只能被历史所淘汰。更不能设想,一个在网上颐指气使、言语傲气的干部,他会是一个有良好党性修养的人。线上问题其实往往是就是群众现实问题、利益诉求的反映。对领导干部而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坦然面对网络,用最诚恳的、最诚实的、最诚心的态度解决每一个问题,办好每一件实事,给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给人民一份合格的答卷,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做到了网上网下相结合,线上线下齐互动,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赢得网民真心实意的“点赞”,真正实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提高媒介素养,在舆论场上答好题、闯过关,是领导干部必须要练好的媒介素养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让党的声音最响亮、让政府的信息最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