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的问题,跳槽解决不了
先介绍一个备受人力资源行业,尤其是招聘行业非常关注的素质冰山模型: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麦克利兰把不同类型的素质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冰山以上部分——知识和技能,这是外人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善提高。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角色定位、自我认知、性格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看不懂上图的专业词汇,下表的举例比较好懂
我给大家翻译一下
人在职场,外部问题少,自身问题多。也就是说,职场上大部分问题都不能通过跳槽来解决;
冰山下的问题,说句通俗的,性格决定命运,很难通过跳槽解决。
内部问题更具决定性,攘外必先安内。个人问题没解决,跳槽再成功,也是坑新东家而已;
二:跳槽,是为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前些年常会看到一个短语: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为了吸引企业入驻,提供了各种优惠激励政策……但是,最后能不能盈利,还要看企业自身。
跳槽也是如此,它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的是人才发展的外部问题:
薪资福利
职业发展资源(技能知识的提升、靠谱的上司、合适的发展路径、培训机会……)
职业平台资源(人手、经费、平台规模、品牌……)
家庭诉求(工作生活平衡,离家近……)
跳到更好的公司,我们就可以愉快滴奔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吗?
很遗憾,不能。就算你跳槽再成功,你的个人问题,尤其是制约你在职场上发展的个人问题,依然会祝你一臂之力,浪费掉大好的外部资源。
举个例子,果粉应该都认识的
约翰·斯卡利。这位苹果前CEO、“敢把乔布斯赶出苹果的男人”,在苹果最值得称道的成绩,也就是10年间把苹果的销售额提升10倍,放在普通公司,应该也算是个不错的成绩。在乔布斯的成就面前,那真是没法比。
他这次跳槽很成功,跳到了当时炙手可热,如今更是高居全球市值第一的科技公司,与天才企业家乔布斯共事,完全有机会来实现自己“改变世界”的梦想。然而,他更像是“一位兢兢业业,紧盯着财务报表的职业经理人”。
斯卡利之所以不能成为乔布斯,问题不出在他的技能和知识方面,而出在他的动力(让董事会满意,而非改变世界)和角色定位(职业经理人,而非企业家)。即使跳到了好公司,即使搞掉了创始人,自己的问题没解决,他依然无法成功。
三:跳槽,而不是用来逃避问题
关于不要逃避问题的鸡汤谚语网上满天飞,原因无他:逃避问题,是深藏在我们的基因里,在遇到猛兽时,逃避是最好的生存选择,他们存活下来把逃避的基因传给我们。如今在职场上遇到问题和压力时,我们自然会如同祖先一样,第一反应深吸一口气,看看哪里可以逃。
但是,如果你选择用跳槽来逃避问题,那么很遗憾,问题依然会如穆托姆博的大帽飞来——越躲越吃帽。
有小伙伴当我是树洞,私信我抱怨同事待他不好,老板待他不公,所以要跳槽。我回问了一句是不是你自己的问题。说:“对啊,我太软弱太好欺负,生命以痛吻我,我报以歌之。回想大学时候,同学也和我撕逼,没有朋友……”
……
孩子,你自带绝交属性尚不自知,吟诗再棒,跳槽再多,也没用啊……
好了我们回头看素质模型里冰山下的部分:
角色定位:你的职场目标规划是什么?你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还是带团队的Leader?
价值观:你如何与其他人合作?你的团队精神如何?
自我认知:你有足够的自信吗?在遇到困难时你会保持乐观吗?
性格特质:你的责任心如何?自己手里的项目无论如何都要做到最好吗?
四:跳槽,会带来新的问题
我在第二点中提到:“跳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外部环境问题”,还特意把”一定程度上“加粗,为什么呢?
因为不同的企业都有自己的问题。
英语中有句谚语叫做:the grass appear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翻译成中文就是:老婆,都是别人家的性感。
我也曾在各种平台分享时都鼓励小伙伴们找到真爱的工作,这样每天起床时才会有动力。
但是,
真爱的工作不代表没有问题;
就算是与你一生挚爱过日子,也会有争执和不快的时候;
就算是信仰了耶稣、真主、释迦摩尼甚至是马克思,你的那些问题不会神奇的消失。
跳槽也是如此。
08年次贷危机后,中国市场上沸沸扬扬的外企人才回归民企潮流,民企蓬勃发展,无论是薪资还是职场天花板都要比外企高。但最近也没啥趋势可言了。去年宝洁的第一华人女高管,写了一封轰动业内的辞职信后,加盟京东,然后一年就被调职……
我们从企业的角度想一想:企业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招Talent是去解决问题的。比较一下,一个逃避问题而跳槽的你,一个勇敢面对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你,哪一种更招企业欢迎?
最后送给各位小伙伴几句话:
如果你希望通过跳槽来解决问题,或者追逐自己的职业梦想;记住,跳槽不是你成功逃避问题的终点,而是你解决新问题的起点。逃避问题人人都会,但只有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就我们的职业前途。